為進一步做好疫情精準防控,促進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恢復社會經濟秩序,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和生產發展兩手抓、兩不誤。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實行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意見》,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了十三個方案指導復工復產防控工作。
新聞案例
案例一 天氣回暖,河套地區步入春種期。巴彥淖爾市磴口縣設施農業管理部門派出技術員,幫助上千農戶移栽3000多畝溫室秧苗。“有苗不愁長。”磴口縣巴彥高勒鎮北糧臺村農民馬永林說,村里200多個溫室是大家的命根子。綠色通道開啟后,秧苗、種子、化肥摘掉了大家的“愁帽子”,“抓緊時間栽種,西紅柿、青椒、華萊士5月份就要上市,不能耽誤好行情。” 自治區全力推進“菜籃子”生產。多部門協同促進重點農牧企業復工,累計推薦184家龍頭企業申請國家專項低息貸款,盟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復工率已達70%。
案例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5日訊 據內蒙古自治區工信廳網站消息,截至22日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企業達到1792戶,復產率65%;員工返崗人數68.7萬人,到崗率64.5%。
案例三 從近期監測數據看,商務領域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的品牌連鎖店、綜合超市、商貿流通配送企業、農畜產品批發市場、社區菜店的復工率達到80%以上。巴彥淖爾市的各行各業截至2月23日,巴彥淖爾市臨河城區公交車恢復運營;2月24日臨河區14家餐飲店通過線上開始營業;2月25日,臨河區共有81家理發店開門營業;2月26日五巴彥淖爾市五原縣首批復工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包括餐飲服務單位79家、食品加工小作坊25家、其他行業即土產五金機電門店、文化用品門店、修理店等34家、藥店10家。
律師解讀
法律鏈接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 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 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3.《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