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一年到現在,再加上疫情的影響,職場環境并不樂觀,裁員的裁員,降薪的降薪,很多企業都在以各種途徑降低開支,縮減成本。
前幾年想要找工作的人,幾乎一天都可以接到幾個獵頭的電話,可是現在我的一位朋友,世界五百強的中層管理,到現在還沒有接到幾個像樣的獵頭電話。
不過,細心的人可能也發現了,即使在這么困難的阿情況下,仍然有不少職場人,逆勢而上,不僅不受大環境的影響,甚至連升幾級,薪水大漲。
這種在困境下仍然能夠抓住機遇,逆勢而上的職場人,都是個人競爭力非常強悍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共同特征,就是任何時候都沒有“遠離工作一線”。
不想被時代拋棄,就不要遠離工作一線
一、什么是工作一線?
工作一線,指的是從事實際工作的基層崗位、執行崗位,一般處于離公司業務最近的地方,離客戶、離競爭、離產值最近的地方。
例如一些快消品公司,百事、聯合利華規模化銷量是其生存和發展的命脈,所以銷售崗位就屬于一線崗位。
再例如一些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大多數追求的是“流量”也就是客戶,那么一些用戶運營崗、營銷轉化崗就屬于一線。
再例如公安局、派出所這一類機關單位,每天出勤,抓捕罪犯,巡邏查崗的就屬于一線。
一般一線工作是一家公司最前沿的陣地,沒有一線工作的正常運作和發展,整個公司的規模就很難起來,整個企業的價值、作用就很難發揮出來。
對于一些商業性質的企業,現金流可能出現問題、團隊發展可能不穩定,慢慢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就接踵而至了,企業裁員、降薪、縮減規模就會慢慢出現。
其實,工作一線,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一個非常痛苦的地方,很多人其實剛入職的時候,基本都會處于工作一線,例如銷售、操作工、服務人員等等。
經過自己的長期努力,終于有一天離開了一線,進入了管理層,或者比較輕松的崗位,可能暗下決心,再也不去一線了,再也不想接觸一線的任何事務了,其實這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決定,會嚴重阻礙你職場事業的發展。
不想被時代拋棄,就不要遠離工作一線
二、為什么不能遠離工作一線?
1、遠離一線,容易和主流脫節
我們可以發現。國內很多做的比較好的企業,例如格力、華為、福耀玻璃、聯想、小米、京東這類企業管理者都會深入一線,一方面是了解員工的工作狀態,另一方面也是隨時感知一線市場的變化。
格力的董明珠,就直接自己的工廠里辦公,每天與基層員工低頭不見抬頭見;
小米的雷軍,自己親自上陣做用戶調查,了解市場行情;
阿里巴巴的董事長張勇,每周都會有固定的時間,下到一線親自操作,例如打包、分揀。
相反的是,我聽說過這樣一個例子,十幾年前很多外資企業,在中國的高管都是外國人,他們幾乎從來不會關心一線員工和業務的狀況,從來都是待在辦公室里,頤指氣使的坐著指揮工作,我朋友所在的一家外資美妝企業也是如此。
在微信還沒有火爆的時候,我朋友作為一位基層工作者,向自己的美國領導提出了關于“微信銷售”的方案,被美國領導直接否決。
他們認為,微信就是美國版的Facebook,沒什么稀奇的,怎么可能在上面賣化妝品?這讓很多中國員工哭笑不得。
可過了幾年后,這家企業還是做了電商小程序的化妝品品牌,不過那個時候,美國領導已經被調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我的那位提出方案的朋友。
這說明什么?離開一線太久,或者說完全不關注一線工作,是會讓你和主流市場脫節,喪失應對市場變化的準確判斷力。
春江水暖鴨先知,市場最新的變化,一線員工往往會最先感知到,而作為一些遠離一線的職場人,如果不接觸一線,起碼是思維上接觸,那很可能變得落后、保守,最后的結果就是被淘汰。
不想被時代拋棄,就不要遠離工作一線
2、遠離一線,讓人陷入信息繭房
信息繭房是什么意思?就是指很多人接收信息的時候,容易被自己的興趣,或者愿意聽到的東西所引導,而那些和自己觀點沖突、讓自討厭的信息,就會產生抗拒。
所以,如果一個員工遠離一線太久,那她就很容易陷入一個信息繭房,這個繭房可以是一間辦公室、周圍固定的幾個人、或者手上固定的業務。
就好像一位領導,整日坐在辦公室里,聽著下屬們匯報工作,所有的決策和指令的下達,都來自于下屬們的工作匯報的信息,沒有真正實踐的指導。
更可怕的是,時間長了,下屬們知道你喜歡聽什么,就避重就輕的給你匯報什么,讓你天天聽到自己喜歡的信息。
對于一個處于領導崗位的你,這就非常非危險,因為你根本看不到前方的危機,即使一線已經病入膏肓,你仍然坐的穩穩的,那最后出了事,被裁員的第一個就是你。
3、遠離一線,容易降低執行能力
這一點很多人容易忽視,也是最大的潛在威脅,很多離開一線的領導,平時做的工作都是規劃、下命令這一類,所以久而久之基本的執行力和操作水平就會下降。
就像長期不摸兵器的將軍一樣,一旦需要自己的上戰場殺敵的時候,拿著兵器也使不上力。
有人會說了,我都是領導了,還需要親自上戰場殺敵,做那些基礎的執行工作嗎?
當然,一方面,偶爾親自上陣可以讓自己熟知一線狀況,便于自己制定策略,另一方面,這也是讓自己保持實際戰斗力的有效做法,只會紙上談兵的將軍,不是好將軍。
不想被時代拋棄,就不要遠離工作一線
三、如何做到崗位遠離一線,能力永不掉線?
當然,既然你遠離了一線,肯定是有其它的非一線工作要做,沒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去了解一線,甚至做一些基礎工作,其實你可以通過做好這3點,讓自己的能力永不掉線。
1、保持獨立思考
很多人離開一線以后,平常所接觸到的信息很多都是經過加工,或者從別人嘴里得知的,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都有待考察。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讓自己準確的掌握一線動態,首先就應該保持獨立思考,不要聽什么信什么,更不要一味的信奉哪幾個固定的人說的。
找機會多與一線員工溝通、定期視察一線工作,了解一些最新的市場變化,支撐并時常更新自己獨立思考的認知體系,面對任何問題和情況,結合自己的最新認知和周圍人的一些反饋,做出適當的決策。
記住一句話,所有的信息,都值得你去追本溯源,所有的觀點,都值得你去重新推理,這就叫獨立思考。
2、要事親力親為
是不是說不在一線就永遠不做一線的工作?這是一個很危險的想法,至少證明你還有些不思進取。
無論是不在一線的領導,還是其他工作崗位,都有必要去了解一線的一些工作,尤其是自己之前沒接觸,或者現在新出現的一些新事物,一定抽時間親力親為,得出自己最真實的一些體會。
就好像,現在直播帶貨非常火,符合市場的需求,明智的企業老板,都放低身價,開始利用直播為自己企業創造消息,格力董事長,董明珠更是下到一線,親自體驗直播帶貨。
當然,要事親力親為,不代表所有的小事、雜事自己都攔在手里,小公司還行,企業大了,肯定是不現實的,只是當遇到自己不懂得,沒有把握,沒經歷過得,盡量自己去體驗一下,感受一下,也便于自己做出新的工作調整和提升認知。
不想被時代拋棄,就不要遠離工作一線
3、保持空杯心態
很多離開一線的職場人,尤其是一些領導,認為自己對一線的工作已經了如指掌,自己什么都懂,一旦一線的員工做出有悖自己認知的事情,或提出一些違背自己認知的想法,自己就本能得抗拒、反對。
這是一種盲目的自信和認知偏差,會讓自己喪失進步的動力和契機,要保持空杯心態,無論面對的情況,是不是自己知道的,都用一種辯證的眼光去看待,用一種謙卑的態度去對待。
為什么年輕員工,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強,進步飛快,給中年員工帶去了很大的壓力,就是因為年輕員工本身就是“空”的,剛踏入社群像一張白紙,面對很多事情,可能自己都不知道,然后就去學習。
這樣的“空杯心態”在職場發展的任何時候都應該具備,才能讓自己的能力得到及時的升級和迭代,避免被淘汰。
不想被時代拋棄,就不要遠離工作一線
這篇文章既是寫給非一線員工的,同時也是寫給正處于一線崗位的年輕人。
未來5年、10年很多年輕員工也就離開一線了,但也要從現在開始,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養成一個好的職業習慣,保持空杯心態,多學習、多接受、多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