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跳槽如果單純從短期經濟利益看,年后再跳當然更好,但是如果從職場生涯發展的三個階段來看,就要根據個人的職業規劃來權衡了。職場生涯可以分為職場學習期、職場成長期、職場成熟期三個不同階段來看,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跳槽理念和操作方法。
學習期:不要隨便跳槽。不少職場新人由于目標不明確,頻繁跳槽的現象較為嚴重。初入職場的人,正處于職場學習期,所以必須安定下來學習積累經驗,而不能老想著跳槽。有關專家表示,能在一個優秀企業潛心學上五年,是職業發展的一件幸事。否則,你很難把它的經營管理精髓學到。所以處于職場學習期的人,首要任務是選擇一個與自己稟賦匹配的優秀企業,然后就踏踏實實干它五年以上。千萬不要看到自己的同學、同事、朋友紛紛跳槽,自己按捺不住也想跳,甚至放棄年終獎而跳。在職場學習期,就是尋找優秀企業學習,其他是次要的。
成長期:年后跳槽更好。入職學習了五六年后,職場人要完成從經驗者向專家的蛻變,或者從一名被管理者向管理者的蛻變。處于職場成長期的職場人士在年后跳槽遠比在年前跳槽要好。因為企業通常都是在年底進行戰略調整,進而結構調整、人事變遷。成長期沿著管理崗位晉升的人,必須要經歷這種調整和變化,否則就很難得到錘煉和成長。如果成長期的管理者年前跳槽到另外一家企業,就失去了這種經歷。
成熟期:跳槽年前年后總相宜。經過十多年積累,職場能量開始發揮,那么處于成熟期的職場人想跳槽的話在年前好還是在年后好呢?處于成熟期的職場人士在跳槽方面選擇的余地更大。如果是新老公司都差不多,那么就可以年后再跳。這樣不僅可以拿到年終獎和紅包,而且如果年后新公司還為你空著崗位的話,那么你隨時都可以選擇去留;如果新公司比現在的公司更有吸引力、更有發展空間的話,那么可以考慮在年前就跳槽。以上的做法只是針對處于不同階段的職場人士給出的建議,職場人士在跳槽時,關鍵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