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變的職場,需要的是集多種能力于一身的“新品種人才”,就像全速行駛的汽車,也有備胎作為不時之需。從今天起,請定期檢查你是否給自己準備了職場“備胎”,畢竟累積多元能力后,才有機會向下一站挑戰,美好前景才會主動向你招手。
A、特長備胎——總要有方面比別人強
備胎目的:減少可替代性
喬翹是公司里的能人,在外企工作的她身兼數職,既是總經理秘書,又是企宣部主管,多才多藝的她還常常主持公司年會,說著一口美式英語,能唱幾十首外文歌曲。所以,在公司傳聞有裁員風聲時,喬翹卻少有顧慮,因為憑借出色的業務能力和優秀的社交能力,她相信自己不在裁員之列。
而喬翹手下的小馬聽說公司要裁員后,就惶惶不可終日。小馬是新人,在企宣部從事文案工作,技術含量不高,可替代性很強,而自從進公司半年多以來,她也沒有什么出色的業務表現,上司對她的存在似乎并不關心。眼見公司在節儉開支,其他部門已經開始裁員,而自己所在的部門是接下來裁員的重點,小馬認為自己必定首當其沖,工作業績平平,沒什么特長,所從事的崗位換個人也能做得不錯。
學無止境:“特長”范圍廣泛都可備胎
能夠成功混跡于不同領域的女人,總有某一方面能力強于常人。別總戴著有色眼鏡,認為她們不是靠姿色,就是靠手腕,以及沒什么專業的萬金油。如果人家的姿色確實到了傾國傾城的地步,客戶寧愿犧牲利益也要博美人一笑,那這姿色就上升到職業備胎的級別。
作為職業備胎的“特長”范圍廣泛,可能擅長溝通交流,可能精于細致分析,也可能執行力很強,到哪都能討老板歡心——這種不太上得了臺面的本領,也可能是她異于常人的洞察力所致。在職場拼殺,總要有點核心競爭力;想在不同職業領域輕松轉換,用特長打造備胎是關鍵。無論是能夠妙筆生花,巧舌如簧,還是化敵為友的溝通本領,只要是比大部分人都強的方面,都可以算作你的特長備胎,假以時日用心雕琢,不知哪天,這本領就能助你在危機或瓶頸時,開拓新的職業領域成功謀得飯碗。
B、人脈備胎——用80/20原則經營重點關系
備胎目的:多添貴人相助
Echo常被同事們戲稱為“最受歡迎的人”。她樂于助人,性格活潑,是大家的“開心果”。有同事家里有事,讓Echo幫忙處理一些工作上的事務,她哪怕再忙,都會爽快地答應,并且完成得特別好;有同事想搭順風車,她也會高高興興地把人家送到家里。但Echo的事業發展算得上波瀾壯闊,中間跳槽3次,涉足4個行業,被朋友戲稱為“職場浪蕩女”。最先Echo進入財經媒體做記者3年,練得妙筆生花。在采訪對象主動引薦下,轉入IT業做起人力資源。不到1年,她就受不了朝九晚五外加上班打卡,萌生去意。
人力資源工作的真相(上) 人力資源工作的真相(下)
原來的媒體老板傳話給她:“做不慣就回來”,Echo感激之下便重操舊業。1年后,終于又耐不住碼字寂寞,跳槽進公關公司負責金融產品。不巧半年后就趕上金融海嘯,公司入職時間1年以下的員工全部被裁,Echo也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失業。
失業的她并不低靡度日,仍舊呼朋喚友,一日不得閑。許多人以為她這次跌入谷底,翻身有待時日。沒料想她轉個身,又挺進了餐飲業:經朋友極力推薦,Echo擔任了一家高端餐飲集團市場部主管。
學無止境:關系網多大領域就多寬
也許你沒有個富爸爸,也沒有嫁到可幫你少奮斗20年的男人,但懂得擴張人脈,一樣可以借力上位。你的關系網有多大,決定了你的職業領域有多寬。女人天生愛扎堆,在擴張交際圈上,其實比男人更有優勢。那些平時就能左右逢源、危機到來時仍能尋出多條職場生路的女人,深諳80/20原則——花80%的時間精力,經營20%的重點關系。
職場女性晉升要找準突破點
行業內外那些涉獵廣泛、交際頻繁,在圈子里是意見領袖的人,是你絕對需要重點發展和培植的關系。關鍵時刻有人搭把手,只是混跡職場的基本功;能讓別人心甘情愿出讓影響力助你上位,才是你打造的黃金備胎。
C、興趣備胎——找到你主業外的愛好點
備胎目的:開辟第二戰場
Minin剛畢業1年,學法律的她進了一家有點名氣的律師樓做助理。同學都羨慕她能夠這么順利地就找到一家專業對口的工作。Minin也覺得是,但是不知怎么做這份工作的時候就是不那么高興。后來Minin發現了一個網站,上面全都是做兼職的信息。公司把需要完成的任務發到網站上,只要是網站注冊的會員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力來認領這些任務,完成后獲得相應的報酬。
Minin看到一個廣告公司發布了一個設計的任務,她接下來試了試。沒想到得到了這個公司老總的表揚。后來Minin又試著做了幾次,效果都還不錯。再后來這個廣告公司招人,老總就說服Minin跳槽,但她覺得主業不能拋棄,興趣的東西可以當作備胎,暫且還在律師樓朝九晚五,可是平常下班后她會按愛好接設計的活兒,這樣的狀態讓她覺得很快樂,也充分釋放了自己。
學無止境:不要忽略你內心的聲音
是不是已經忘了當初怎么選擇了現在的職業?又有多少人把興趣發展成了事業?只顧著從外部尋找可以做職業備胎的力量,有沒有問問自己:我還想做什么?作為女人,忽略內心的聲音,可能是你找不到新的職場增長點的原因。不要天馬行空不著邊際地思考你的興趣所在,事實上每個人都感受過投入做某事的快樂,你只需想想那是什么事。
許多橫跨過多個職業領域的成功女人,當初跨越的初衷,也只是由于興趣所在。找到你的興趣點,結識正從事著那個職業的人,接下來花點時間發展副業,這第二人生就是你職海浮沉中的定心丸。進可攻退可守,留條后路,前進途中會更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