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地點:武漢市 | |
招聘人數:1 人 | |
工作地點:武漢市 | |
招聘人數:1 人 | |
工作內容:
1. 按照本部門制作需求完成工作考核目標;
2. 負責對失效電池進行失效現象分析、建立失效模型及設計驗證方案;
3. 負責電池/電芯安全失效模式和失效機理研究;
4. 配合團隊執行項目研發工作,輸出技術文件、專利等,對工作范圍接觸的文件資料保密;
5.承辦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任職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學歷,電化學、化學、應用化學、材料等相關專業;
2.2年以上動力鋰電池設計開發、失效分析等相關工作經驗;
3. 熟悉各種電芯的失效模式(側重電化學機理研究),掌握電芯失效分析的表征方法;
4. 熟悉電芯材料的特點以及各種因素對材料的影響;
5. 熟悉鋰離子電池材料,電化學等基本知識和鋰離子電芯設計和工藝知識;
6.專業技術能力強,具備較好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
7.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及事業心,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工作積極主動、具備團隊合作精神。
學歷要求:本科 | 工作經驗:1年以下 |
年齡要求:不限 | 性別要求:不限 |
語言要求:普通話 |
公司性質:其它 | 公司規模:100-499人 |
所屬行業:電池材料,動力電池,電池生產 |
武漢中科先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武漢先進院”)于2019年10月正式揭牌成立,是中國科學院系統在武漢市成立的唯一一家企業法人新型研發機構,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組建。 武漢先進院成立以來已獲批工信部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創新成果產業化類)、湖北電子信息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湖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湖北省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研究基地、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武漢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等十余個國家、省、市級技術創新及成果轉化平臺,承擔了工信部先進制造業集群、湖北省科技重大專項、省院合作專項等十余個科技項目。引入和培育的團隊中,院士3名、省級人才3名、市級人才5名、區級人才7名,共入選國家、省、市、區各級人才項目20余項。已組建200余人的研發和服務團隊,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占比超過50%。累計申請專利142項,專利授權51項。 武漢先進院堅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致力于用科技創新推動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圍繞電子信息和新能源產業的新材料應用需求,發展新材料和先進制造技術,突破“4-6”級中試工程技術難題。武漢先進院建立了CRDO研發服務為核心的科學(S)-技術(T)-工程(E)-服務(S)即“1-9”級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發展出研發服務+創業孵化+產業育成三位一體創新協同運行模式,共同促進新材料產業融通發展。 武漢先進院下設前沿科學研究中心、電子信息材料研發中心、電池材料研發中心、中試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雙創孵化基地等。武漢先進院掌握具有國際一流、國內領先水平的功能材料制備技術,在電池材料、微膠囊、氣凝膠、納米功能涂層等多個領域取得突破,建設有5條中試產線,與多家龍頭企業開展技術合作,并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成果轉化金額超億元。 武漢先進院已形成“成果轉化+產業孵化”的雙創服務體系,以“樓上樓下,創新創業”的孵化模式快速發展。通過整合區域與行業資源,引進高端項目和人才,打造車谷雙創集聚區,獲批湖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企業143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4家,創新型中小企業4家,科技小巨人企業4家,企業總產值達2億元,帶動就業人數超1000人次。 武漢先進院從“平臺建設-供需體系-服務體系-人才培育-活動培訓”等方面構建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打造集技術需求挖掘、創新資源引進、成果供需對接、產學研合作、技術轉移人才培養等于一體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服務平臺。促成中科院與國內企業簽約項目240余個,總金額超36億元,成果發布數量2300余項,服務產業內單位數量1800余家。